首页 > 河大要闻 > 正文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河北大学召开

2025-05-14

5月10日,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河北大学七一路校区举行。会议由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主办,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大学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河北大学共同富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50余名财税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河北大学党委书记刘兵会见了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开幕式由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宋凤轩主持。

河北大学校长孟庆瑜出席开幕式,介绍了河北大学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以及财政学专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他指出,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提升财政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财政学界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命题。财政人才培养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财政学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财政专业人才队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支撑。

国家级教学名师、管理学院原院长孙健夫系统梳理了河北大学财政学专业的发展脉络,阐释了近年财政学与管理学学科融合机制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成果,期待与学界同仁深入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完善财政学科育人体系。

马海涛在致辞中提到,我国财政学教学研究的发展必须直面智能化、国际化发展的挑战,迎难而上、乘势而上。财政学教育教学应该承担的使命担当,突出“三步”:财政学教育教学改革在构建我国自主知识体系方面要先人一步,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方面要创新一步,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要做实一步。

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研究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白彦锋和研究会副理事长、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谷成教授主持。江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王乔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马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裴育教授、辽宁大学地方政府债务研究院院长杨志安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院长张克中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常委朱军教授分别围绕财政政策基调转变、财政学创新人才培养、《中国财政学》教材体系建设、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地方自主财力建设、税收营商环境、提升消费的财税政策、对等关税、系统与长期思维的财政改革与发展做了主题报告。

下午举行了平行分论坛,分别以“财政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财政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为主线同步展开。专家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材体系建设、财政人才国际化素养、智慧教学工具应用以及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划分、预算制度与预算绩效评价、共同富裕与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我国“内卷式”竞争治理等议题展开研讨。

(管理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