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山东济南落幕的ISSLP2025国际言语语言病理学论坛优秀论文评选全国总决赛中,河北大学文学院学子表现优异,斩获重要奖项。
2025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于卉凭借研究成果《4-12岁汉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把”字句习得研究》获全国一等奖。该研究聚焦汉语特殊句式“把”字句,通过对4-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展(TD)儿童的对比实验(理解与产出双任务),揭示了ASD儿童在复杂结构和整合语义中加工受限,有力验证了其“句法—语义接口受限机制”假说。研究视角新颖,设计严谨,成果兼具重要的理论价值与临床指导意义,获得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2022级汉语言文学拔尖班本科生宋佳桦以论文《Broca失语症患者的层级补偿策略及其语用-句法交互机制研究》获全国三等奖。其研究系统探讨了Broca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补偿机制,深入分析了其语用与句法层面的交互模式,为失语症康复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总决赛作为ISSLP2025论坛的核心环节,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医院和研究机构的青年科研人才。经过严格评审,11篇高水平论文入围现场终评,涵盖失语症、吞咽障碍、孤独症语言发展、脑功能康复等核心领域。
据悉,大赛优秀论文将获得优先推荐至《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发表的机会。
河北大学文学院近年来持续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积极拓展言语语言病理学、心理语言学与认知神经语言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此次在全国高水平赛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多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进一步彰显了学院在语言病理与语言认知研究领域的厚积薄发与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力。